信用卡刚逾期十几天,手机就成了“麻烦源头”。陌生号一遍遍打,接起来就被威胁“不还钱找你客户”,不接又怕骚扰亲友。不少人遇上这事都慌了,要么硬扛要么乱了阵脚。
催收电话到底怎么处理
近日,杭州市民李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应对违规催收的经历,最终不仅与银行达成还款方案,还获得了3000元精神损害赔偿。
今年7月,李先生因网店营收下滑,导致信用卡逾期15天。他先接的是私人手机号来电,对方自称某银行催收员,言语威胁:“再不还钱就通知你所有客户!”李先生当即要求对方提供工号及催收授权书,对方支吾着无法出示,他直接挂断电话并向银行官方核实,确认是第三方外包公司违规操作,银行随即终止了与该公司的合作。
次日,银行正规催收专员联系李先生。他提前开启录音,主动说明情况:“我有还款意愿,但网店每月仅盈利2000元,这是近三月营收记录。”同时提交了店铺流水证明,申请分期还款。
更关键的是,逾期首日李先生就给亲友和重要客户发了消息:“若接到催款电话属违规骚扰,可直接录音举报。”果然有客户接到骚扰电话,李先生收集通话记录后向银保监会投诉。
最终,银行不仅同意李先生分12期、每月还800元的方案,减免了罚息,还因第三方违规催收赔偿其3000元。律师提醒,根据《催收自律公约》,催收需亮明身份且不得骚扰无关人员,保留证据是维权关键。
催收电话到底怎么处理?催收电话骚扰家人处理办法
1、手机自带功能先设防
直接在家人手机的通话记录里,找到催收号码点“更多”加入黑名单。进阶操作更关键:进入“骚扰拦截”设置,添加“催收”“逾期”等关键词,安卓机还能屏蔽165、170等虚拟号段,苹果用户可拦截陌生来电。这样能挡住大部分重复骚扰。
2、第三方软件补漏洞
若自带功能不够用,选腾讯手机管家这类正规软件,开启“智能拦截”后能自动识别高频催收号。记得在设置里勾选“关键词拦截”,相关短信也会被过滤。注意别授权通讯录权限,避免隐私泄露。
3、运营商+维权双重保障
先免费开通运营商防护:移动发“KTFSR”到移动官方号码,联通打官方号码开“沃防护”。若还有漏网之鱼,带着通话记录截图向运营商投诉,核实后会封禁号码。严重时可同步向12321平台举报,留存证据还能依法索赔。
催收电话到底怎么处理?避免被催收骚扰办法
选贷款额度别贪多!就算机构批了高额度,也得先摸透自己的收入。每月工资扣完房租、生活费,剩下的够不够还欠款和利息?要是勉强凑数,万一遇到点意外支出,逾期被催收是早晚的事,按需选额度才是稳招。
日常更要管好收支。花钱别跟着感觉走,得按收入定预算,能省的地方别浪费,有空还可以琢磨点增收的小办法。除非真遇上资金周转的急事儿,不然尽量别碰网贷,少借钱就少了逾期风险,自然不用担惊受怕被催收找上门。
真催收和假催收的区别
真催收一上来就亮明身份:“我是XX平台的催收,您在咱们这有笔5000元的贷款已逾期3天”,平台、金额、逾期时间说得明明白白;假催收只会含糊催款,问“哪个平台的”就绕弯,要么说“你自己欠的钱心里没数?”
看电话也能辨真假:真催收的号码会显示公司简称,归属地多是贷款平台总部所在城市,查得到来源;假催收要么是带“+”的海外号,要么是一串没规律的虚拟号,看着就像乱码。
再看催收方式:真催收会严肃说逾期后果,比如影响征信、要交罚息,行为规规矩矩;假催收专挑吓人的说,短信里全是“24小时内不还就起诉”“马上冻结你所有银行卡”,实则虚张声势。
最关键的是还款方式:真催收从不让转私人账户、点不明链接,只让走贷款平台官方渠道或对公转账;假催收一上来就要你转微信、支付宝,还催着“赶紧转,不然后果更严重”,遇上这种直接挂!
面对催收,真不用“躲着走”或“忍着受”。先靠手机拦截、第三方软件挡住大部分骚扰,再跟正规催收好好沟通,关键证据多留存,真遇违规就找银保监会或12321举报。更实在的是,平时选贷款别贪高额度,管好收支少负债,从源头减少逾期风险。
编辑:潘意 来源:互联网/逾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