办信用卡分期时,盯着方案里18%的年利率直犯嘀咕:这利率会不会太高?是不是不合法?不少人看到这数字就慌,怕自己踩了“高利贷”的坑,可又想不通银行为啥敢收这么多。其实不光是利率,办分期时还总遇到些迷糊事:满减优惠看着划算,算完手续费却没省多少;不小心开了自动分期,买零食都被分了期。
信用卡分期利率18%合法吗
合法。
国家早有明确规定:贷款年利率只要没超过24%,就属于受法律保护的正常范围,银行收这个利率是合规的。18%比24%低了6个百分点,显然没越线。且银行的利率也不是随便定的。央行会公布一个贷款基准利率,商业银行可以根据市场情况、用户的信用状况稍微上下浮动,这是允许的市场化操作。
举个实在例子:你分期借1万块,按18%年利率算,一年的利息就是1800块,要是分12期还,每月利息也就150块,摊到每个月压力不算大。不过虽说合法,办分期前还是得算清楚总利息。比如分24期和36期,总利息差多少,自己能不能承担,别光看“每月还得少”就冲动办。
信用卡分期利率18%合法吗?分期常见套路
第一个是“满减优惠”的障眼法。比如刷1万办分期,银行说“满1万减200”,看着省了钱,其实手续费还按1万本金算。我朋友之前这么办,减完200后,光手续费就收了600,算下来实际只省了个零头,等于为了这点优惠,多扛了全额手续费的成本。
再就是把“最低还款”当“简易分期”。有人欠1万,觉得先还1千(10%最低额)压力小,却不知道利息是按全额1万算的,每天万分之五,年化下来快18.5%,比正经分期利率高不少。而且总用最低还款,银行还会觉得你还款能力弱,后续想办分期,利率可能还会涨。
还有“自动分期”的暗坑。有些银行默认开通“消费满500自动分12期”,我同事上次网购件1200的衣服,没注意设置,直接被分了期,每月还100加6块手续费,一年多花72块,想取消还得找客服折腾半天,特别糟心。
最亏的是“提前还款”要交违约金。有人分12期还了6期,想提前结清,结果银行要求付剩下6期的全部手续费,还要加1%违约金。等于提前还没省到钱,反而多掏了一笔,完全没意义。
信用卡分期利率18%合法吗?三件事必须清楚
先得算清“真实年化利率”,别被“每月手续费50块”蒙了。比如借6000分12期,总手续费600,每月要还550(6600÷12)。打开手机搜“IRR计算器”小程序,先输“+6000”(你拿到的钱),再依次输12个“-550”(每月要还的钱),算出来月利率大概0.8%,再乘12,真实年化就是9.6%。
要是只短期用几天,别选分期,优先找银行“按日计息”的消费贷。比如你临时要1万周转10天,招行闪电贷、建行快贷这些,日息大概0.02%,10天利息才20块;但要是办12期分期,光手续费就得几百块,差了十几倍,短期用钱选这个才划算。
一定要关“自动分期”!之前有朋友刷500块买零食,没注意卡上开了“满500自动分期”,结果被分了6期,每月多还8块手续费,虽不多但膈应人。现在就打开信用卡APP,搜“自动分期”找到开关关掉,消费后也盯一眼短信,别稀里糊涂“被分期”。
信用卡分期可以提前还款吗
可以。
但关键坑在“手续费”上:不管你还了几期,剩下没摊完的手续费,大多银行都要求你一次交齐。比如你分12期还1.2万,每期本金1000、手续费60,还了3期后想提前结清,不仅要还剩下的9000本金,那没还的9期手续费(540块)也得一起付,等于这540块还是没省下来,反而提前把本金掏了,根本不划算。
反而不如按原计划每月按时还,好处还更多。银行会盯着你的还款记录,要是每次都准时到账,会觉得你“还款能力稳、信用好”,后续想信用卡提额,或办其他信贷业务,通过率都会更高,相当于慢慢养着信用,比急着提前还实用。
其实18%的信用卡分期利率是合法的,没超24%的法律红线,但办分期可别只看“合法”就放心。得记得算真实年化利率,别被“每月手续费”绕晕;提前关了自动分期,避免买小东西也被分期;更别随便提前还款,免得白交违约金。
编辑:潘意 来源:互联网/分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