买了保险就能“躺赚”?快醒醒!保险补偿原则可不是让你发意外之财的“锦鲤”,它的核心是“填坑不挖金”——赔的钱刚好补上损失,既不多给也不少给。想知道保险公司怎么“精准控赔”?先来扒一扒补偿原则的五大限制条件!
一、保险补偿原则的限制条件主要有哪些
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 “损失补偿原则” 本身,再加上三个具体的约束。
咱先把 “损失补偿原则” 说明白:你买保险时保的东西,比如车子、房子,要是真出了合同里写的意外,你作为被保险人,肯定能按合同找保险公司要赔偿,补自己的亏空。但有个底线 —— 不能因为这次损失,拿到比你实际亏的还多的钱。就像你家电视坏了,修花了 2000,不可能让你拿 3000,保险是兜底的,不是让你盈利的,这点得记牢。
具体到三个限制:
第一个是 “以实际损失为限”,意思就是保险公司给的钱,最多和你实际亏的一样多。比如你给手机买了保险,不小心摔碎了屏幕,修的时候花了 800 块,那保险公司最多就赔 800,绝不会多给一分让你赚差价,没这道理。
第二个是 “以保险金额为限”,保险金额就是你买保险时跟保险公司约定的最高赔偿额,不管实际损失多严重,都超不过这个数。我之前有个朋友,给旧车投保时选了 10 万的保额,后来车子出事故,修下来要 12 万,最后保险公司也只赔了 10 万,因为合同里早就定死了这个上限。
第三个是 “以保险利益为限”,这是个前提条件 —— 你得对保的东西有 “保险利益” 才行。啥叫保险利益?就是你和这个东西得有法律上的关系,比如车子是你的名字,房子在你名下。要是你帮朋友的车买保险,后来车子出事了,你没资格找保险公司要钱,因为你对这辆车没有保险利益,就算想赔也赔不到你手里。
二、影响保险补偿的因素有哪些
先说 “实际损失”,这和前面的 “以实际损失为限” 是一回事,但得注意财产价值会变。比如你三年前花 50 万买的家具,现在市场价可能就值 30 万了,要是家具全坏了,保险公司只会按现在的 30 万赔,不会按当初买的 50 万算。为啥?因为现在这家具就值这么多,你实际损失的就是 30 万,总不能让保险公司多赔吧?
然后是 “保险金额”,这和前面的保额限制呼应,但得说清楚保额的作用。保额不只是赔偿上限,还是保险公司收保费的依据。你想啊,要是你买了 10 万保额的保险,最后让保险公司赔 12 万,那对保险公司就太不公平了 —— 收的保费是按 10 万算的,怎么可能赔更多?就算遇到通货膨胀,东西变贵了,实际损失超过保额,也只能按保额赔,这是合同里早就定好的。
还有 “保险利益”,这是能不能索赔的关键。我邻居之前借了朋友的车开,不小心撞了,想找保险公司索赔,结果被拒了。为啥?因为他不是车主,对车子没有保险利益,没资格要钱,最后还是车主出面才处理好。所以说,没有保险利益,就算东西坏了,也拿不到赔偿。
最后是 “赔偿方法”,这个很容易被忽略,但影响很大。有些保险合同里写的赔偿方法,会让你拿到的钱比实际损失少。比如 “比例赔偿”,就是你投保的金额比财产实际价值低,理赔时按比例给。
保险补偿原则的限制条件主要有三个,影响保险补偿的因素的四个,其实搞懂这些,不是为了钻空子,而是为了买保险时更明白,理赔时少走弯路。毕竟保险的核心是保障,弄清楚补偿的规矩,才能真正让它帮到自己。
编辑:杨阳 来源:马蜂财经/百科